國內(nei) 外對焦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分為(wei) 正壓脫硫和負壓脫硫二種。某公司焦爐煤氣淨化一開始采用HPF正壓脫硫工藝,但脫硫效率低,且正壓脫硫需將煤氣冷卻,送入脫硫塔進行脫硫、脫氰,經過脫硫後,煤氣進入硫銨單元,又需對煤氣進行預熱,煤氣經過冷卻、預熱存在較大的能源浪費,不利於(yu) 節能降耗生產(chan) ,對此該公司將正壓脫硫工藝改為(wei) 負壓脫硫工藝,采用紅外氣體(ti) 分析儀(yi) (防爆型)Gasboard-3500對脫硫效果進行監測,項目運行3年來,脫硫效率提高,節能*,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。
一、正、負壓脫硫工藝對比
1、正壓脫硫工藝
從(cong) 鼓風機來的約55~60℃的煤氣,先進入預冷塔,用循環水冷卻至30℃左右,然後進入脫硫塔。
預冷塔用冷卻水自成循環係統,從(cong) 塔底排出的熱水經循環泵送往冷卻器,用循環冷卻水換熱後進入預冷塔頂部噴灑用於(yu) 冷卻煤氣,預冷循環水定期進行排汙,送往機械化澄清槽,同時往循環係統中加入剩餘(yu) 氨水予以補充。
從(cong) 預冷塔來的煤氣進入脫硫塔底部與(yu) 塔頂噴淋的脫硫液逆向接觸,脫除H2S、HCN後由塔頂溢出去往硫銨單元。
從(cong) 脫硫塔底排出的脫硫液經液封槽進入反應槽,再由脫硫液循環泵送出,一部分經過冷卻器冷卻後與(yu) 另一部分未冷卻液體(ti) 混合後經預混噴嘴送入再生塔底部,同時在再生塔底部鼓入壓縮空氣,使脫硫液在塔內(nei) 得以再生,再生後的脫硫液於(yu) 塔上部經液位調節器流至脫硫塔循環噴灑使用,上浮於(yu) 再生塔頂部擴大部分的硫泡沫利用液位差自流入硫泡沫槽,產(chan) 生的硫泡沫用泵送至離心機離心分離,濾液返回反應槽,硫膏裝袋後外銷。
脫硫所用成品氨水由蒸氨每班送至脫硫反應槽加入脫硫液循環係統。
2、負壓脫硫工藝
電捕來的約25℃煤氣進入填料脫硫塔底部,與(yu) 塔頂噴灑下來的再生溶液逆向接觸,吸收煤氣中的H2S和HCN(同時吸收煤氣中的NH3,以補充脫硫液中的堿源)。脫硫後煤氣進入鼓風機單元。
脫硫塔底吸收了H2S、HCN的循環液,經脫硫液泵進入再生塔底預混噴嘴(脫硫液溫度高時,部分進入板框式換熱器進行冷卻),與(yu) 壓縮空氣劇烈混合,形成微小氣泡後進入再生塔底部,沿再生塔上升過程中,在催化劑作用下氧化再生。再生後的脫硫液於(yu) 再生塔上部經液位調節器進入U型管後,進入脫硫塔頂分布器,循環噴淋煤氣。
上浮於(yu) 再生塔頂部擴大部分的硫磺泡沫利用液位差自流入硫泡沫槽,產(chan) 生的硫泡沫用泵送至板框式壓濾機,濾液進入放空槽後,由放空槽自吸泵送至脫硫塔底繼續循環使用,硫膏裝袋後外銷。
脫硫所用成品氨水由蒸氨每班送至脫硫塔底,加入脫硫液循環係統。
3、正、負壓脫硫運行指標對比
在同等煤氣發生量情況下,采用紅外氣體(ti) 分析儀(yi) (防爆型)Gasboard-3500對正負壓脫硫工藝的脫硫效果進行對比監測,再綜合脫硫工藝各方麵運行參數,可得出正壓脫硫與(yu) 負壓脫硫運行指標如下。
由上表可知,負壓脫硫較正壓脫硫,脫硫塔入口煤氣溫度降低了6℃,脫硫液溫度降低了5.5℃,脫硫液溫度的降低,有利於(yu) 揮發氨(遊離氨)濃度的提高,揮發氨濃度提高了5.2g/L;副鹽濃度由300g/L以上降低至250g/L以下,降低了52.8g/L,副鹽濃度的降低有利於(yu) 脫硫效率的提高,脫硫效率由86.3%提高至99.0%,提高了12.7%。
二、正、負脫硫工藝特點對比
1、 溫度變化
正壓脫硫位於(yu) 鼓風機後,進入脫硫工段的煤氣溫度約55~60℃,而脫硫反應適宜溫度為(wei) 25~35℃左右,脫硫工段後為(wei) 硫銨工段,而硫銨工段適宜吸收反應溫度為(wei) 50~55℃,因此煤氣經正壓脫硫進入硫銨工段需對煤氣現冷卻再加熱,存在較大的能源浪費。
負壓脫硫位於(yu) 電捕後,鼓風機前,進入脫硫工段的煤氣約25℃,滿足脫硫吸收、再生要求,而經過風機後的煤氣直接進入硫銨工段,避免了對煤氣冷卻和預熱,溫度變化梯度更加合理,節約了冷能和熱能,降低了係統能耗。
2、遊離氨濃度
HPF法脫硫是以氨為(wei) 堿源的濕法氧化脫硫,吸收過程為(wei) 化學反應,即通過吸收煤氣中的氨(或外加氨水),增加氨的濃度提高對硫化氫、氰化氫等物質吸收效率,脫硫液中遊離氨的濃度越高越有利於(yu) 脫硫反應。
正壓脫硫經過預冷後煤氣溫度一般在30℃左右,負壓脫硫煤氣溫度為(wei) 25℃左右,其脫硫液溫度較正壓降低5℃左右,脫硫液溫度低有利於(yu) 氨的吸收、溶解,同時避免了正壓條件下預冷噴灑液的直接接觸吸收煤氣中的氨。因此,負壓脫硫工藝有效提高了遊離氨(揮發氨)濃度,遊離氨濃度由正壓脫硫的4~6g/L提高至負壓脫硫的10~12g/L,達到較高的吸收效率,進而提高了脫硫效率。
3、設備投資
負壓脫硫與(yu) 正壓脫硫設備上相比,脫硫工段不再用預冷塔及其配套的循環噴灑泵、換熱器等設備,硫銨工段不再用預熱器,節約大量設備投資,占地麵積減少近80m2。
負壓脫硫根據工藝特點,不用反應槽,節省兩(liang) 個(ge) 約150m3的反應槽,占地麵積減少約120m2。
4、環保效益
負壓脫硫再生尾氣回收至煤氣係統內(nei) ,減輕對大氣汙染的同時,尾氣中的氧氣、氨氣等有效組分進入脫硫吸收塔內(nei) ,參與(yu) 脫硫吸收、解離反應,進一步增強了脫硫效率。
三、負壓脫硫經濟經濟效益
負壓脫硫較正壓脫硫減少預冷塔、預冷噴灑泵、預冷換熱器、反應槽等設備;減少煤氣冷卻消耗循環冷卻水量150m3/h;節省硫銨預熱器蒸汽量1t/h(冬季)。因此負壓脫硫較正壓脫硫節省成本為(wei) :
1)降低循環消耗成本:節約循環水量為(wei) 150m3/h,按0.5元/m3、年運行360天計,則年節約循環冷卻水成本為(wei) 150×24×360×0.5=64.8萬(wan) 元。
2)降低蒸汽消耗:節約蒸汽量為(wei) 1t/h,蒸汽按150元/t、冬季按120天計,則年節約蒸汽消耗成本為(wei) 1×24×120×150=43.2萬(wan) 元。
3)降低設備投資成本:減少預冷塔、循環泵、換熱器、反應槽等設備及工程投資費用約500萬(wan) 元。按設備折舊費用計,年降低投資費用50萬(wan) 元。
則年降低成本為(wei) :64.8+43.2+50=158萬(wan) 元。另外,脫硫效率的提高,降低了脫硫後煤氣中硫化氫含量,進一步降低燃燒時二氧化硫排放量,環保效益顯著。
四、結論
1、負壓脫硫較正壓脫硫減少預冷係統、反應槽等設備,投資費用低,占地麵積小,操作簡便。
2、負壓脫硫較正壓脫硫較好地利用了煤氣溫度變化梯度,避免煤氣經過冷卻再加熱,降低了循環冷卻水及蒸汽消耗成本,經濟效益顯著。
3、負壓脫硫入口煤氣溫度、脫硫液溫度較正壓脫硫降低約5℃,揮發氨濃度提高至10g/L以上,提高了對硫化氫的吸收,進而提高了脫硫效率。
4、負壓脫硫再生尾氣全部並入煤氣負壓係統,實現了脫硫尾氣“零”排放,改善了工作環境,降低了大氣汙染。
5、負壓脫硫較正壓脫硫效率顯著提高,降低了煤氣中硫化氫含量,進而減少燃燒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,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。
(來源:公眾(zhong) 號@工業(ye) 過程氣體(ti) 監測技術)